打磨三年,創造一個陌生卻熟悉的場所〈近藤康平畫集在台上架系列2〉
(續)
每名編輯都想遇到一本能讓自己毫無保留全部投入的書,他們總在不斷的實踐中等待與這本命運之書相遇。
編輯西山雅子與畫家近藤康平花了超過三年時間製作這本書,並為了出版這本書成立了一家出版社。西山雅子曾在訪談中提到,當她離開大型出版社、寫完《一個人大丈夫》,正處於對於未來的應然狀態感到徬徨的當口,就是在參觀近藤康平的個展時,從他的畫作中得到了向前邁進的啟示與能量。
能量從何而來?或許是一種面對未知的率性。近藤康平也不是典型科班出身的畫家。在《ここは知らないけれど、知っている場所》(陌生卻熟悉的場所)畫集的後記中,他自述並非從小就愛畫,真正開始有意識地去創作時,已經29歲了:
「我的人生總是在隨波逐流,既沒有目的地也沒有航海圖。我不太有『想成為什麼』的想法,對於未來也毫無預設,隨著每個選擇讓自己來到不同風景的面前,再去想如何去與這片景色共存。我的人生全部都是偶然。」
近藤康平的人生觀貫徹在他的繪畫創作中。他說自己從不打草稿,隨興地將顏料與水潑灑在畫布上,隨興地用畫筆拉出幾個線條,接著就是等待,等待風景出現在畫布上,再召喚出內心的故事圖景。或許正是那存在於即興之中的強大能量推動了西山雅子:過去的一切選擇成就了現今當下的自己,接下來的選擇也將對世界發生改變。
三年的製作期不算短。一般來說,畫家作品集會採用以主題分類、以年代排序的編輯方式,不過為了讓更多讀者能在書店拿起這本畫集,兩人絞盡腦汁。曾經是兒童書編輯的西山雅子看過近藤康平所有畫作後,邀請了擔綱本書裝幀的坂川朱音一起加入討論,發展出概念,近藤康平再圍繞著這個概念畫出新作品,終於成為最後的模樣:
生活在藍色世界裡的馴鹿,彷彿無聲地訴說著故事。封面做成畫框式的鏤空,召喚讀者進入世界的內側。詩人文月悠光為本書作詩點題:
聲音遇上了線條
它們朝無垠奔去,高歌
色彩與光線的每次閃爍成為了韻律
都說時間是最珍貴的成本,花費三年時間細細琢磨一個作品,果然是一個人的出版社才能有的底氣。
近藤康平畫集《ここは知らないけれど、知っている場所》(陌生卻熟悉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