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場故事多】放浪酒場的吉田類,帶你走進居酒屋的世界
《酒場故事多》由「酒場詩人」吉田類帶路,嚴選羅列出關東圈70家居酒屋,那麼,吉田類何許人也?為何大家說他「再次帶起大眾酒場風潮」?
1949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小學時開始習畫、做俳句。在自幼憧憬的京都度過國、高中時代,隨後放浪紐約、歐陸諸國深造,以超現實主義畫家的身分長駐巴黎十年。三十歲回到日本,開始從事插畫創作。自1990年代開始撰寫有關酒場與旅行的散文,有酒場詩人的稱號。演出節目有:BS-TBS「吉田類的酒場放浪記」、NHK廣播1台「廣播深夜場」等。著有:《酒場歲時記》(日本放送出版協會)、《酒場詩人的風範》(中公新書)等。2014年獲頒表彰熟年魅力的「Good Aging獎」。
以上就是吉田類的簡歷,畫家、徘人、歌手、作家,甚至客串演出連續劇《下町火箭》。擁有多重身分的他,近年最受矚目的就是他在大眾酒場品飲美酒的姿態。早年他曾前往歐洲、紐約習藝,對長期放浪異鄉的吉田類來說,美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從我在歐洲的時候開始,就把吃飯跟喝酒畫上等號了,我無法想像餐桌上沒有美酒的樣子。剛歸國的時候我遍尋不著可以一個人進去的店家,後來才發現老街區裡的立飲店很不錯,很像西班牙的酒吧。一個人也能夠輕鬆地進去,店家還提供築地直送的鮪魚料理,氣氛也很好。於是我每天都去,後來把這家店的事寫成文章,登在同人誌上,竟陸續收到許多邀約,問我要不要寫酒場的書,連電視台都來找我做節目。我說如果只是拍我平常喝酒的樣子,這樣也有人要看的話那就做吧。」
TBS電視台的《吉田類的酒場放浪記》,自2003年開播以來,不只受到美食家與愛飲家的歡迎,後來還變成了長壽節目,吉田類可說是當今「大眾酒場獨酌風潮」的代言人。
「我的喝法至今沒什麼改變,每天都這麼喝,往後應該也會一直喝下去吧。酒場本身所散發的魅力也會歷久彌新。我剛開始寫酒場故事的時候,人家總覺得老街區的大眾酒場很難以親近。然而這並非實情,老街區可以療癒人心,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總是生氣勃勃,讓人感受到一種解放的力量。這對不是東京人的我來說,其實是個新鮮的發現。而且,老街區的大眾酒場就像是你的家人一樣,很多來自地方,獨自在東京打拚的人,這些人呢,要煮一個人的飯太費事,回到家又顯得寂寞傷感,他們去了同是地方出身的主廚或女主人開的店,在那裡能聽到熟悉的方言,吃到道地的家鄉菜。這就是為什麼戰後東京的老街區會出現這麼多大眾酒場的原因。我認為這是在國外看不到,日本獨特的文化。而且大家的酒品都很好,因為會意識到要守住家鄉的面子。在這層意義上,現在最安全的地方說不定就是老街區的大眾酒場吧。」
大眾酒場在老饕眼裡,就是這麼有魅力。然而,對於第一次上居酒屋的人來說,要掀起暖簾拉開捲門走進店裡,還是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氣。
「要融入酒場的關鍵,首先在於不能太耍帥,對不懂的事情就直接問吧。比如說座位,位於店內角落,能夠一覽整家店景致的位置,通常是保留給常客的特別席,第一次進去某家店時,最好先問店家,讓店家幫忙帶位。然後呢,要知道自己的酒量。說到底我們去酒場喝酒,就是圖個開心。如果喝到最後反而一肚子氣,那就有違初衷了。這種的實在讓人看不下去,對美酒也很失禮。我曾經去好幾個酒廠採訪過釀酒的職人,我非常清楚他們是如何認真對待美酒。每家酒廠都供奉著神明,職人們上工前一定都會雙手合十,祈求順利。比如說青森縣的弘前有家酒廠,他們還讓酵母聽莫札特的音樂呢。這些職人就是用這種拚命的態度去造酒,也期待喝酒的人回應他們這份努力,讓自己喝得開心。」
2020東京奧運即將到來,許多傳統居酒屋也做好了接待國際觀光客的準備。《酒場故事多》以「讓國際旅人見識日本IZAKAYA文化」與「在居酒屋中鍛造出成熟女性的品格」為切入點,一掃讀者對居酒屋很難親近的既定印象,由吉田類嚴選出70家位於關東圈的居酒屋,邀請讀者在盛夏中展開風味之旅。
參考資料:《達文西》2017年七月號
照片:《酒場故事多》
首刷附贈「WINE on Table餐桌有酒」嚴選,6家台灣酒場餐飲優惠卷
酒場故事多──吉田類嚴選70家大人的居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