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字記:活版印刷和手工字體的復興》收錄《活版印刷三日月堂》
廣州三度設計公司編輯出版的《鑄字記:活版印刷和手工字體的復興》(Get Impressed: The Rivaval of Letterpress and Handmade Type)一書,介紹了台北的 日星鑄字行 Ri Xing Type Foundry,同時收錄了黃千芮擔任裝幀設計的書籍作品《活版印刷三日月堂》。
在許多活版印刷職人的努力與實踐之下,活版印刷作為一種創作媒介,走出了一條雖狹小蜿蜒卻處處美景的道路。
Photo Credit|Sandu Publishing @ Behance
--
翻譯書譯的除了是語言,也是書籍形式的重新詮釋。
《活版印刷三日月堂》從原書以插畫為主要裝幀元素的小巧文庫本,中文化後強化活版印刷的形象,將書中所描述類比時代職人總要大費周章才能達到印刷之美這樣的精神擷取出來,由設計師黃千芮來做整體的設計統籌。
輸出的作品除了特裝版書衣與內封,還有明信片、書籤、小型手帳與帆布書袋。這些圖像的構思路徑都起源自第一部星子的書籤四個故事。
每一次印刷機與紙張的接觸都像親柔的吻,太輕留不住清晰的印跡,太重又怕油墨暈開,讓每個骨感的線條沾黏糾纏,失去形象。濃淡之間,都需要印刷師傅不厭其煩地校準與調整。也因此,即使版相同,印出來也都有些微差異,每張活版印刷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就以《活版印刷三日月堂》這張書衣來說,它經歷了繁雜的工序,先是平版印刷打底與加工,然後第一次活版印刷壓上圖像,第二次活版印刷壓上鉛字,流轉於三家以上的印刷廠,費時約兩星期才告完成,送往裝訂廠與書頁進行最後的結合。
星緒早苗老師曾說,自己寫這系列故事並非為了懷舊,而是想要呈現一項被視為過時的印刷技術,如何透過思維的更新與工法的再思考,為自己以及生活於嶄新社會的人們,提供一些安身立命的線索。
柳橋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