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田川一本道】100天後會死的鱷魚
佛陀曾說:「生命的大錯在於你以為自己還有時間。」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這個由漫畫家菊池祐紀與其他協力團隊共同發起,自2019年年底於社群網路twitter上連續連載100天的線上創作活動,正是佛陀教誨的重新演示。
而這本書就是這個線上創作活動的紀念品。它注定只能是紀念品,因為,這個活動的醍醐味,在於讀者必須交出他們實際生活過的100天,與每天定時發表的鱷魚君的人生最後百日交織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所謂的「無常」。
雖說這個創作計畫的爆紅得力於熟練的營銷手段,但也不能否認,創作團隊打造了一個模擬第二人稱死亡的情境,讓讀者難以自拔地沉浸於其中,將自己百無聊賴的人生投射到鱷魚君身上,並為之嘆息。
遠方戰場無論多麼如火如荼,我們也難以感受到其悲慘之萬分之一。但一旦某個我們認識的、以「你」相稱的第二人稱的人突然死去(即便她只是我們上班地點商業大樓的一樓前台小姐),我們也會瞬間湧起人生無常的喟嘆。這正是〈100天後會死的鱷魚〉背後的魔法。當它書籍化之後,所能帶給沒有參與過線上共時活動的人的衝擊始終是有限的。
在線上線下的界線行將消弭的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作為紀念品而存在的實體書籍一定會愈來愈多。「書」在經由編輯、印刷、裝訂等工序製成實體之前,在創作者的腦海裡,其實已經是「書」。如何選擇一個最適宜的表達形式(印刷成實體書只是其中一種),或許是創作者更需要絞盡腦汁的課題。
回到主題,若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終點,我們是否會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大規模的整頓?
柳橋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