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難道錯了嗎?」看大愛電視《青春愛讀書》
「喜歡難道錯了嗎?」偶像作為一種職業,其存在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的病徵,我們可以藉由偶像的社會觀感,理解這個社會的面貌。
人稱「國產第一號偶像」的南沙織,登場於1971年;讓「御宅族」這個標籤染上負面意涵並廣為人知的宮崎勤事件,後發於1989年。
有很長一段時間,偶像跟宅並非能畫上等號。宮崎勤房間裡大量堆放的錄影帶,十有八九皆是動漫。
當中森明夫最開始使用「御宅族」一詞時,意涵也偏向正面,與工匠精神、職人氣質的意思較為接近。
偶像與宅的合流,大概是在偶像冰河期,偶像失去了電視這樣的大眾文化舞台,轉為地下化,並在AKB48以劇場為據點培養出大量追隨者的時間點上吧。
喜歡的形式不斷變換,但如果喜歡這個行為本身就遭到汙名化與打壓,導致一整個社會的人都無能於喜歡,那不就只剩下其反義詞憎恨了嗎?
喜歡的究極形式是愛,何謂愛?中森明夫在書中說:愛就是相信你喜歡的對象。
這道理已經不只在說偶像,而是泛指整個娛樂文化產業,甚至社會的整體狀態。無信任無喜愛,經濟的善循環無從建立,商品的供應者只能動輒賣可憐求支持,或無端曉以大義,攀附虛無飄渺的概念來動員消費者。短期得效的同時,消耗的其實也是信任。
中森明夫基於對偶像的熱愛,寫出《アイドルになりたい!》(好想當偶像!)一書,小社因應台日兩地語境的不同,將中文書名取為《你根本不懂偶像》,對有些人來說是不懂,對有些人來說則是忘記了。
難道九〇年代與現在的差別只是網路的有無?差的其實是,用來喜歡的那顆心被消停了。
喜歡沒有什麼錯,即使那對象看起來對你的人生並無用處。你相信在某個四下無人的反芻時刻,它將會默默點亮你,那就夠了。
喜歡也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你的喜歡,讓那件乏人問津的物事閃閃發亮,就是世間最美好的風景。
你的喜歡,能夠滋潤這個世界,對於未知的凶險,我們再也無所畏懼。
柳橋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