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X柳橋事務所行動書店

漫長的2020走到尾聲,唯一一場見面會就在牯嶺街。

創社前夜也曾想過,是要開個書店,還是做出版社。兩者在本質上都不違背自己喜歡分享有趣書本的初衷,當然,誰也不比誰難做,都是挑戰。通盤考慮之後,想要透過作品來對社會說話的想法勝出,因而有了柳橋出版。

不過,幾年下來,所長也依然會透過各種管道來買賣書物,化名小鹿古本部屋,平時在線上賣書,每年年底的牯嶺街則固定現身登場。

很奇妙,有一些客人,只要你在牯嶺街擺攤幾次,就會看到他幾次。

某個中年大叔總是忙著安頓他躁動不安的孩子,但只要眼裡看到書本,就會不厭其煩地一冊一冊拿起來翻。而且,你以為他終於過足癮要離開了,過了一陣子又會看到他自己一個人折回來(猜想是把孩子丟包給太太了),掃描似地看看是否遺漏了什麼,十足老司機風範。

為了多看看這些讀者的面容,聽聽他們的語聲,所長總是盡可能地搬運更多書到牯嶺街,畢竟我也是個老書店人,熟知留客的硬道理不是氛圍亦不是所謂店主的品味,而是商品的種類與數量。

繪本《山下同學不說話》的作者山下賢二,先後在京都開了個性書店:崖書房與ホホホ座,都說「個性」了,猜想他的選書品味應該很獨樹一格吧。他在花田菜菜子《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中,分享的經營哲學卻使作者大吃一驚:「店裡的書並不是按照我的興趣去挑選的喔。我是根據客人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喜好。」是啊,終究是讀者塑造了一家店的個性,而並非是經營者。

近來「選書」二字頗常被提起,坊間詮釋為一家店的基調與經營者的執念所在,我則認為這僅是一面。「選書」的另一面,也可以觀察店主對於大眾化品味的想像,這點或許更難做到,卻是選書品味最重要的凸顯。讀者的樣貌是無可捉摸的,這點我有切身經驗。

當年在書店工作,某天有個婦人向我問了協志工業出版的梁實秋《英國文學史》與《英國文學選》共六冊。我初以為這是要幫他在大學讀書的女兒之類的年輕人代買的,在我膚淺的刻版印象中,一個穿著有如菜市場賣菜阿婆操著閩南語的婦人,與這部專業無比、一年能遇上一個識貨客人就要偷笑的書籍,是無法畫上等號的。這位婦人豪爽地從長褲口袋中掏出一疊折了兩三折的千元鈔票,就像作生意的人收來的錢最後總會變成的那種皺巴巴的樣子。

隨即又問我有沒有《奧德賽》的翻譯,我拿了聯經的《奧德修斯返國記》給她看,她翻了翻後很有禮貌地跟我說明,她要的是原文的翻譯,而不是像這種根據原文寫成的故事,並且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她因為自己翻成中文,不曉得是否翻得信達雅,想找來比對比對,說完自己也笑了起來,我看著她,突然覺得這一定是個信仰堅定到無可救藥的人。同時,也再度體認到自己對於人的理解有多麼貧乏,以及對讀者的認識有多麼不足。

所長寫文的特色就是廢話走在前面,其實只是要說,今年的牯嶺街我們集了二十箱的貨品,不管當天是不是將如氣象預報寫的「陰有陣雨」,所長都會去開一個移動書店,希望朋友們都來玩,這次不見,又要等一年。

熱門標籤
大竹研 神田川一本道 預知夢 黃千芮 魯迅 藤野先生 乙野四方字 能年玲奈 又吉直樹 のん 活版印刷三日月堂 花鳥風月 竹中直人 所長 一個人大丈夫 編輯這種病 西山雅子 本橋信宏 村西透 全裸導演 AV帝王 山田孝之 坂元裕二 MEGUMI 野田義治 近藤康平 陌生卻熟悉的場所 月亮與圓規 西加奈子 張西 新冠肺炎 後疫情時代 未來的書店 YOASOBI 古塔つみ 菊池祐紀 影視化 西島秀俊 內野聖陽 東京電視台 昨夜的美食 吉永史 宮部美幸 橫山秀夫 重金敦之 昭和微醺 いろごと辞典 小松奎文 中森明夫 你根本不懂偶像 松岡圭祐 島田潤一郎 伊莎貝拉阿言德 山本美希 少女病 田山花袋 譚松韻 上野樹里 仲里依紗 北乃綺 小松菜奈 廣瀨鈴 芳根京子 小松屋 花森安治 大橋鎮子 秋元康 紅白歌唱大賽 隈研吾 山下賢二 書店 高橋克彥 記憶三部作 蒼藍的記憶 似鳥雞 一〇一教室 緋紅的記憶 前世的記憶 星緒早苗 柳橋出版 直木獎 地方創生 琴平巴士 森村誠一 松本清張 京極夏彥 無我夢中 偶像 吉田類 酒場故事多 邪惡的純真 王小苗 熟思默想 乃木坂46 AKB48 鈴木絢音 新明解國語辭典 東京奧運 朝日新聞 週刊朝日 翻譯 櫻桃子 櫻桃小丸子 欅坂46 平手友梨奈 日劇 富手麻妙 生田繪梨花 昭和 橋本健二 野坂昭如 銀色快手 彩虹繪本屋 石井彩 鎌倉 櫻井雅之 武志 見城徹 林真理子 青山透子 宇田智子 前川洋一 江口洋介 岡田准一 川本三郎 淺田政志 陳夏民 許瞳 活版印刷 東京愛情故事 追憶潸然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