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年始推薦十本(別人家的)書
上週末在牯嶺街擺攤的時候,有讀者朋友問我,市面上這麼多出版日文翻譯書的出版社,小社跟它們差在哪裡呢?要說差,其實真的差滿多、差滿遠的,首先因為經濟規模的不同,能夠簽到版權的書也不一樣。大家都想出來賺一票的書,我們很難搶得過。再加上我們在發行網絡上也不如大集團那麼全面與跨國界,首刷量很難拉高,成本率就很難壓低。
所以我跟他說,柳橋是一個人的出版社,相較於大出版社在每個決策上的層層計算與妥協,我們的選書反映的完全是我一個人的偏好,恐怕讀者購買我們的書,一本一本讀下去之後,就能夠逐漸加深彼此的認識了,也不用特地打電話去正在煮義大利麵的男人家裡。
好在書本的價值並不全然能夠金錢去衡量,而且世界上每天都有源源不絕的新書成包成綑地送進書店,無論是出版集團還是弱小出版社,把感動或震撼自己的文字推薦給別人,那初衷應該都是等值的。
以前讀國中的時候,我記得大家都滿常做一件事,就是把很多自己喜愛、而來自不同專輯的歌曲,錄在同一塊卡帶上,分享給朋友。這可以說是一塊名為「我」的精選輯,裡面往往不只主打歌,我們往往也會注意別人挑了哪些B面曲,因為這些暫時被擱在一旁、被視為次要的歌,就是認識一個人的重要線索。
當然所長已經是將近四十的人了,再怎麼主張我我我,這個「我」也早已被現實與社會入侵與擠壓得幾近殘破了。但是人生再怎麼樣不堪,只要肯做出編輯精選輯的動作,你就能夠遇見當下的「我」,繼而成為他人的座標,發出微弱但確實的訊號。
因此歲末年終,許多年度的名單照三餐飯公布,龐大、具有公信力與權威性的組織,提出他們的觀點。許多普通讀者也開始盤點自己過去的三百六十五天,包括讀了哪些書、聽了哪些音樂、看了哪些戲或電影。每個人都有權利選出自己的「十大」,只要讀十一本書就可以選十大了,所以讀六本的人就是五大。這個名單比起大組織公布的,一定更為有趣,讓人溫故知新,也讓人能有新的發現。
下面公布的是所長從管轄事務所旗下藝人(誰啊?)的空檔讀的書中,選出來的十本2017選書,其中女作家占了一半以上,關於成長傷痛與育兒的主題很多,也反映了自己現時的狀態。《荒地之花》則是所長在前公司做的書,愛不釋手。
如果有朋友願意交流,歡迎自由留言,十大、五大、三大、最大都歡迎推薦。未來一年,也期待柳橋這張精選輯能夠被填入讀者朋友的年度書單裡,我們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希望提供你一個靈光乍現的瞬間。
.《漫畫昭和史》(全四卷),水木茂,酒吞童子譯,遠足文化
.《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宇田智子,連雪雅譯,圓神
.《東京美女散步》(上下),安西水丸,邱香凝譯,時報
.《在火山下》,松家仁之,吳季倫譯,時報
.《荒地之花》,小野一光,李舜文譯,沐風文化
.《逢澤理玖》(上下),星余里子,丁世佳譯,新經典文化
.《老公的陰莖插不進來》,木靈,劉愛夌譯,平安文化
.《漫長的藉口》,西川美和,劉子倩譯,時報
.《漁港的肉子》,西加奈子,林佩瑾譯,圓神
.《灌溉,總是在深夜》,窪美澄,鄭佩嵐譯,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