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個人,但不孤單/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序言
第一章 一個人才能夠實現的事
小書房‧安永則子/
在等身大的範圍內
自在地兼顧工作及育兒
土曜社‧豐田剛/
一個人做出版
會是愉快的生活提案嗎?
里山社‧清田麻衣子/
在稍微偏離「幸福」的地方
打造專屬自己的場所
港之人‧上野勇治/
編輯凝聚靈魂之聲、
綻放光芒的書
【特別專訪】詩人 谷川俊太郎
詩與出版,都與時代相互激盪,進而發展出新的形態
第二章 開拓地方的可能性
三島社‧三島邦弘/
「出版」就是「持續」
為了下一代,現在能做的是什麼?
赤赤舍‧姬野希美/
邂逅撼動生命的攝影師
一連串衝動的軌跡
Saudade Books‧淺野卓夫
放浪於「有書的世界」
與「無書的世界」的狹縫之間
column
1 宇田智子(市場的舊書店URARA) 沖繩的小出版社
2 田村實(田村堂) 奇跡的出版社Tara Books
第三章 貫徹心目中的「有趣」
有夢舍‧谷川惠/
支持著家人的一切
成就了今天
mille books‧藤原康二
與志同道合的夥伴
傳遞喜愛事物的本質
taba books‧宮川真紀/
放手去做,自己搞定
世界從此拓展開來
Column 出版社以外的人
訪談:Tom’s Box 土井章史
經營魅力叢書的書店及畫廊
〈EAST〉
EHONYARUSUBANBANSURUKAISHA 荒木健太
彩虹繪本屋 石井彩
書肆骰子Saito Hideyuki
café+gallery芝生 遊佐一彌
〈WEST〉
ondo 池田敦
nowaki 筒井大介
iTohen 鯵坂兼充
第四章 串連起新的關係
島田潤一郎(夏葉社)
小鎮書店與一人出版社
石橋毅史(文字工作者)
就你一個人,要把那本書送到誰的手中?
內沼晋太郎(選書師)
關於「小書鋪」
結語
編著//
西山雅子(Nisiyama Masako)
一九七○年生,兵庫縣人。一九九七年進入藝術文化雜誌《Prints21》(プリンツ21)編輯部,主要負責個別美術家的活動專題報導。二○○二年進入FROEBEL館(フレーベル館)編輯部,二○一四年獨立成為自由工作者,從事繪本企劃、編輯、書評投稿等活動。目前正在籌備關於裝幀設計師的工作書。
譯者//
王華懋
專職譯者,譯有數十本譯作。近期譯作有《今晚,敬所有的酒吧》、《便利店人間》、《無花果與月》、《戰場上的廚師》、《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破門》、《一路》、《海盜女王》等。譯稿賜教:huamao.w@gmail.com
序言
//西山雅子
「小商販」──以這樣的形態提供給大眾的商品及服務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這種商業模式,是本著責任,投入深信不疑的志業,與信賴的人們建立起關係,從而成立。同時「小商販」亦逐漸成為實現自我天職的普遍途徑。
出版業亦不例外。「一人出版社」這個詞彙已廣受愛書人所認知,個性獨具的出版物及出版人的活躍也受到矚目。
「小商販」這樣的經營形態,也適用於出版業嗎?
過去也有許多一個人或數人經營的小型出版社,但由於書籍做為商品的特殊性,使得它有著一套異於其他行業的銷售制度,造成出版業的「小商販」形態如今仍有著不易跨越的高門檻。
然而近年網路、設計以及印刷環境的進步,讓踏入這一行的門檻逐漸降低。向來公認最難以小商販化的書本世界,終於也迎接了這波浪潮。
出版──publication──顧名思義,扮演了「使公眾廣為知悉」的角色;但另一方面,任何一本書的誕生,都是始於個人的意志。儘管人人都說出版業處於寒冬,但還是有人想要獨力投入書的出版,這些人究竟想要向世人傳達什麼?想要傳達的事物是在什麼樣的過程中發現?又希望透過出版這份職業來實現什麼?
「一人出版社」如今已是眾人耳熟能詳的詞彙,它應該就如同其他任何領域的「小商販」一樣,愈是想要獨力去做什麼,就愈無法單打獨鬥。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要挑戰出版的這些人就像圓規一樣,一隻腳立於穩固不變的中心位置,另一隻腳會指向什麼地方、畫出什麼樣的圓?本書除了追蹤「一人出版社」各個出版人的活動之外,也想要深入探討這個議題。
嘗試以「小商販」的形態把書送至讀者的手中,就可以更鮮明地看見每一本書的定位及個性。書與世上的一切事物相關,並可能與任何人發生關聯。本書採訪的是浸淫書本世界的人,因而必然蘊含了許多啟發,能提供想要思考未來生活形態、工作方式、人與書關係的讀者參考。
願本書能夠幫助讀者描繪出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的圓。
遊走在問號與驚嘆號之間
一個人才能實現的事
「一個人最遠可以走到什麼地方/箭步如飛到踽踽獨行//寫一個人大丈夫的書件/腦海浮出一隻手臂/槳一般地划行在海水表層/海是如此不可預測/寂靜的浪蓋過頭頂/側著臉,吸吐空氣/好像什麼地方都沒有抵達/只是不斷折返自己的心」
——何景窗(書法家)
「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要挑戰出版的這些人就像圓規一樣,一隻腳立於穩固不變的中心位置,另一隻腳會指向什麼地方、畫出什麼樣的圓?」
——西山雅子(自由編輯人,本書作者)
終身僱用神話破滅,勞動法規愈見緊縮,星期一的藍色是最憂鬱的顏色……
本書從出版不景氣的現狀切入,捕捉了因應不振而出現的新興商業模式,也就是一個人做出版與小型書業。編著者將焦點放在做書的人,也就是一個人的出版社,以訪談形式呈現了十個微小規模的出版社,以生命史的角度探問這些人與書籍製作的淵源與成為現在這個狀態的動機,為什麼會捨棄組織的便利,而選擇以一個人的單位來做出版,他們遇到的困難、看到的風景又有什麼不同,一個人是否真的「大丈夫」?
本書也從宏觀的角度探看出版的未來,圍繞著小型書業的最新型態,包括一人經銷商、小鎮書店等以個人主體出發的出版行動,這些在廣大業界中隨機發生的小小風暴,是否能夠為疲軟的出版業界重新創造出一個能延續至永久的正向循環呢?
這是一本為讀者打氣的書,從中可看到一個人做出版的多元姿態,也讓人重新思考「生活」與「工作」之間的複雜算式。
本書特色
▍十個微型出版的故事,重新思考工作X生活的難解算式
▍專訪詩人谷川俊太郎,談詩與出版迎向新時代的轉變
▍收錄宇田智子、石橋毅史、內沼晉太郎等出版人專文
專文推薦/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推薦/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發起人)
/張維中(旅日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