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星子的書籤
〈世界是一座森林〉────獨自拉拔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在兒子即將前往遠方挑戰自己的未來時,突然感到揮之不去的無邊寂寞。在面向未來躍躍欲試就要展翅高飛的兒子啟程之前,她想起為兒子取名字的過往……
〈八月的杯墊〉────經營伯父留下來的咖啡店的青年,時不時感到自己與這家店格格不入,只是伯父的替身。喜歡俳句的他,想要做出改變,摸索屬於自己的風格,想起了大學那場充滿遺憾的戀情……
〈星子的書籤〉────以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為主題的學園祭,文藝部的少女與老師,各自在文字的銀河下,掉進了過去的記憶……
〈獨一無二的鉛字〉────即將結婚的圖書館員,煩惱著自己能否坦然面對未知,憑著手上僅有的三顆鉛字,追尋先祖在戰火中燒失的鑄字行,也藉此確認自己飄浮不定的心意……
第二部:來自大海的信
〈蝶兒朗讀會〉────對自己的演說能力感到自卑而參加朗讀課程的圖書館員小穗,卻臨危受命要與三位夥伴一同上台進行朗讀演出,而且要朗讀的是自己最心儀的阿萬紀美子作品。她們為了印製節目單,來到三日月堂,與弓子一同追尋既乾淨,又透明,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
〈淡雪的痕跡〉────小學生廣太無意間得知了爸媽埋藏心中超過十年的祕密,這讓他心頭無端抹上一層陰霾。他抱著對生命與死亡的未知踏進三日月堂,與弓子一同檢字選紙,製作「第一張名片」……
〈來自大海的信〉────自從發生那件事之後,昌代就不再製作銅版畫,甚至懷疑起創作的意義。但是有人告訴她,飛得起來的人,就應該去飛。在弓子的邀請下,她們要一起參加袖珍書市集,結合銅版畫與活版印刷,加上新美南吉的詩,創作全新作品。
〈我們的西部片〉────為了不重蹈父親的覆轍,慎一腳踏實地工作一輩子,當上了管理職,沒想到卻因突發的心臟病而被迫休養,離開職場。回顧自己與父親不走運的一生,他發現了父親臨終前遺留給他的訊息,也在三日月堂找到了父親始終沒能印出來的「書」。
作者
星緒早苗
ほしおさなえ
1964年出生於東京都。作家兼詩人。1995年以《翻閱影子時》榮獲第三十八屆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品獎。2002年以《蛇莓療養院》入選第十二屆鮎川哲也獎決賽作品。著作除有《空屋管理課幻想奇譚》、《湖之歌》之外,也撰寫《物魂偵探團》系列等童書。最新創作包括《活版印刷三日月堂》系列,與《銀鹽寫真偵探 一九八五年的光》等。
2012年,開始在社群網站Twitter上創作140字小說,也成為創作本系列小說的契機。活版印刷工房九ポ堂提出「140字小說活版卡」的合作企劃邀約,讓銀幕上的文字透過風雅而復古的印刷技術躍然紙上,也開拓了文字創作與印刷技術結合的更多可能性。現在除創作小說與詩,也作為活版印刷創作者定期發表作品,頻繁參與活版文化活動。
譯者
緋華璃(Hikari)
不知不覺,在全職日文翻譯這條路上踽踽獨行已十年,未能著作等身,但求無愧於心,不負有幸相遇的每一個文字。
歡迎來【緋華璃的一期一會】泡茶聊天
封面插畫
蛋妹ViviChen
1990 生於台北,愛幻想的雙魚座,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
偏愛手繪筆觸的細膩和飽合的色彩,
因有個對事物敏感的心靈,作品常藏著淡淡憂鬱的反思。
目前為自由插畫工作者。
紙本書與油墨能做為歲月的緩速劑與百憂解,「印刷」宛如情緒轉換的過程,使混沌的一切逐漸清晰。小說中的印刷廠三日月堂,是川越小鎮街道上所有故事的介質,隨著店主弓子與客人們壓下印刷圓盤機的沉重力道,刻下每一題懸浮情感的解答。────許瞳(散文集《裙長未及膝》作者)
翻譯這本書之前,文字於我而言是平面的,是漂浮在0與1的世界裡的夢幻遊戲。譯這本書的過程,我逐漸明白原來每個字都是有重量、有實體的,有稜角會割傷別人,也有溫度能予人救贖,讓我學會更細心地對待每一個文字。────緋華璃(本書譯者)
弓子有顆纖細的心,將委託人的情感和想訴說的話語化成有重量的文字,撫慰委託人,也讓人不禁想像著作品的模樣。相較於沒有溫度容易仿製的電腦印刷,還是活版印刷的手感更吸引我,喜歡油墨均勻飽和的黑,喜歡摸起來凹凸明顯的觸覺,更喜歡製作過程雖耗時但獨一無二的心意。────耿敏珊(書店員,手工印章創作者)
只要有字,無處不印刷,活版印刷卻因電腦興起而式微。小說藉由信箋、杯墊、名片、書籤、喜帖等將有形的鉛字體,使人與商品之間的關係更加黏著。尤其是書中末篇,角色苦思如何將有限的鉛字拼湊成富含心意的作品,過程真摯動容。────林檎書(林檎二手書室女主人)
把溫度升高到攝氏三百四十度,熔化鉛塊,灌入銅模,這才獲得了活字。由於活字是鉛鑄的,小小一盒字盒,便非常沉重。用鉛與火這樣的重量與炙熱,柔軟地如實地傳遞了每一則故事裡的溫暖。────李亞儒(書店企劃)
如果書店是堡壘,文字就是磚塊,彷彿數以萬計的微小細胞堆砌而成,讓所有創意和故事能夠跋山涉水地到來。這本書出現的事物,看似日常,但也因為平易近人,更能產生溫暖的共鳴,特別推薦在帶點涼意的冬夜裡,躲在被窩裡閱讀。────盧宥臻(書店員)
日本讀者好評
這本書有如經典電影《男人真命苦》,沒有任何壞人,讀來清心。作者有女作家特殊的纖細筆觸,牽引著清順爽口的故事一個個漣漪似地往前展開,讓人停不下來。
日常看似平凡無波,偶爾卻冒湧出某些缺陷與不安。對投入的事情缺乏自信,或者在人生的關卡裹足不前……出場人物各自與三日月堂的活版印刷相遇,坦然地面對自我。然後,憶起遺忘已久的某件事,踏出新的一步。
對活版印刷其實不算熟悉,甚至只是聽過而已。不過讀著這本書,卻讓我不斷思考「語言」有多麼重要。
這並不是會讓人嚎啕大哭的作品,但是隨著故事的進行,總覺得有什麼沉沉地敲著自己的心,每讀完一篇故事都濕了眼眶。
印刷一本書,要用上多少個鉛字呢?該不會跟整個宇宙的星塵一樣多吧。世界上的每一本書,都滿滿地寄託著作者的心念,說起來似乎理所當然,讀完這本書之後卻有了更多體會。
個人認為好的作品必須有讓人讀完之後餘韻猶存、靜靜品嘗的世界觀,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作品。
活版印刷→桌上型排版→電子書。即使科技再怎麼演進,這本書中仍保存著紙本的美好。
讀著〈淡雪的痕跡〉這篇故事,不知不覺已經淚流滿面。不管是誰,即使長大成人,也都會有悲傷難以自持的時候。就像版面與鉛字的關係一樣,我們都能成為他人的一部分,成為支持的力量。
每個人都會有專屬於自己的重要事物,只是平時通常察覺不到,也不會用心在意。要到某個人生關鍵時刻儼然聳立在眼前時才會猛然驚覺。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想著這件事。
比第一部更加深刻,四篇短篇故事處理了讀者普遍性的煩惱,讓我深感共鳴,也馬上去找了書中提到的文學作品來仔細閱讀。
鉛字是實體,印出來的文字是影子。
平常是這樣沒錯,但印刷的時候不一樣,
實體反而成為影子……我是影子的主人。
三日月堂是座落在川越小鎮街道一隅的印刷廠,
經營的是歷史悠久的活版印刷。
不知何故回到川越的弓子,重新開始運作起爺爺的印刷圓盤機,
挑揀著鉛字,一張一張地以純手工作業,印刷出委託人要求的文字,
也印刷出委託人說不出口的心事。
懷抱著各種不安與煩惱的委託人,前來造訪三日月堂,
與弓子一起探索活版印刷的可能性,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迷惘與煩惱。
在圓盤機的手把沉沉壓下的同時,顯影在紙上的文字,
也溫暖地療癒了委託人的內心,讓他們堅定地邁出面向幸福的下一步……
德國詩人策蘭認為,詩就是裝在瓶子裡投向大海的信,
總有一天會被沖刷到某個岸邊,甚至某顆心的岸上。
每一次鉛字、油墨與紙張的親密接觸,都像往大海投出瓶中信,
懸浮無依的心情、不願憶起的往事,何時才會漂浮靠岸?
博客來【2018 年第一季OKAPI書籍好設計|手繪&插畫篇】圖像表現和紙張質感相得益彰,實體感受更深刻!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article/10962?p=4
為了做出一張讀得到溫度的書衣:《活版印刷三日月堂》活版印刷書衣設計幕後